編劇創作劇本的14個技巧, 一睹為快

「一個演員從門口進來,這很平常。但如果他從窗戶進來,你就創造了一個情境。」——比利·懷爾德 1.開始要晚 一個電影故事一定要用盡可能少的時間從故事盡可能晚的時刻開始講起。 一個電影如果用太多的時間去建立角色們生活的普通世界,用三周的時間去描述一個三天內就能講述的故事,整個影片就會顯得松懈無神。 在一些場景裡,不要把寶貴的時間花費在那些不必要的進進出出和打招呼上。試試看這個場景是否可以從中間開始。 一個喜歡自己剪輯的編劇或導演經常發現:如果一個場景剪掉開頭的兩句對白,特別是剪掉結尾的兩句對白後,這個場景的力量反而加強了。 2.用畫面「展示」,而不是用對白「告訴」 電影首先是一個視覺媒介;電影中幾乎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需要表現的內容都最好通過畫面展示而不是用對白或旁白解釋的方式來呈現。 當影片布下的視覺線索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時,會額外表現出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內在的心理、潛藏的歷史以及情感的沖突——這些遠比直白的解說要表達的更好。 而且,如果你在影片中展示而不是告訴,你將會把更多的銀幕時間留給那些更重要的內容。 3.隱藏動作 有時,讓觀眾與影片中的動作保持一定的距離,會極大地喚起觀眾的好奇心和神祕感。如果我們在摔門聲中聽到門縫後面一場重要的對話,會比親眼目睹對話更讓我們關註。 一場肢體沖突如果只聞其聲,不見其影,會增加其暴力程度。 一個詭異的角色,如果經常被提及但從未完整的暴露於觀眾面前,會得到一種巨大的甚至神話似的表現。 審慎的展露和揭示會激發觀眾想要了解更多的欲望,積蓄觀眾的懸疑,直至稍後全面揭曉的時刻,巨大的沖擊也隨之誕生。 4.探尋動作 探尋鏡頭(discovery shot)可以有選擇性的展示動作,同時讓觀眾宛如身處電影場景之中。 動作的探尋鏡頭經常傳達一種偵查的感覺,仿佛觀眾正小心翼翼的在房間裡躡手躡腳的行走並環視四周。 通常,視野從動作之外的地方開始,隨著躡手躡腳的移動逐漸展示出場景中的主要事件。 例如,一個平搖鏡頭(panning)先展示出一處空落的牀角,然後緩緩搖到牀上一對夫婦在翻雲覆雨,鏡頭繼續搖,漸漸地,一個持槍的男人出現在門口。利用手持攝影機,可以更好的暗示有人走進了場景中,他仔細地掃視房間中的物品,仿佛在挑選最終落入他視線的線索,手持攝影機的這種效果更加強了這種即時感和懸疑感。 固定的探尋鏡頭更有一種竊聽的感覺,仿佛占據了一個有利的隱蔽位置在偷偷見證角色的生活。攝影機不動,人物不斷地走入走出畫面,攝影機從它固定的位置「發現了角色的祕密。 5.開頭,中間,結尾 不管是在構思一個新故事的大框架,還是在制作過程中設計故事的某個具體情節,抑或是在後期制作剪輯一個故事時,你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建立和加強這種 三幕敘事結構。 第一幕:形成問題。展示和介紹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展示打亂這一日常生活的激勵事件,並讓主人公即將面臨的風險和危機盡可能的清晰和引人註目。 第二幕:加重問題。沖突越來越深,影嚮面越來越大。主人公最開始的反應和應對已經顯得遠遠不夠了。 第三幕:解決問題。事件逐漸到達不可避免的高潮並最終得到解決。創造一個強烈的「但是」。 在影片的緣起部分創造一個清晰的「但是」對於第二幕的成敗舉足輕重。例如:「瑪米答應要從哥倫比亞給意大利的黑幫送一單毒品,但是她是一個不敢坐飛機的人。」一個開端如果缺少一個強烈的「但是」,將缺少足夠的緊張、沖突、諷刺、幽默來延續至第二幕。而一個強烈的「但是」將會順利而自然地將影片的核心沖突帶到第二幕。 6.甚麼是生死攸關的危機? 盡早並盡量清楚地讓觀眾意識到影片中的危機是甚麼——主人公他(她)日常生活中最重視的東西——或者說如果反派角色勝利了,主人公失去的東西。主人公為保持他(她)的世界而對抗反對勢力的進攻時所付出的種種努力,就構成了電影的核心張力。 如果一個電影缺乏張力,往往是由於以下原因: ①危機並沒有被很好地闡釋; ②危機的嚴重程度不夠高; ③反派角色的威脅性還不夠強。 ①危機並沒有被很好地闡釋; ②危機的嚴重程度不夠高; ③反派角色的威脅性還不夠強。 7.情節是客觀的事件,故事是有情感的事件。 情節指的是電影中發生的事情;故事指的是角色對於所發生的事件的感受。在《黑暗騎士》中,情節的設定是:好人對抗壞人,蝙蝠俠要從精神錯亂的小醜手中救出高譚市。而影片的故事設定則是:蝙蝠俠要面臨損毀名譽的道德危機。 故事與電影中的角色有關;主題則與普遍的人類境遇有關。主題是嵌入在影片中,並隨著觀眾對影片的體驗而逐漸顯露的關於生活的真相。主題往往與人類精神世界的鬥爭和力量相關,例如:誠實是最好的策略;愛會戰勝一切;每個人都與眾不同;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小心你的欲望。 一個電影可能含有不止一個主題;事實上,影片作者和觀眾對一部影片的核心主題可能有著不同的理解。 8.每場戲都必須有新資訊 可能沒有任何類型片能夠像喜劇一樣得到觀眾如此明確的回報,觀眾的笑聲即刻證明了成功。 但是如果編劇和導演僅僅靠插科打諢和詼諧話來支撐一部喜劇可能很難長久的取悅觀眾。 一個喜劇可能通過外在給人以體驗,但是它也需要優秀的講述、結構和角色。好喜劇最終是脫生於它的支撐基礎——創造有趣的情境,讓人們期待接下來會發生甚麼。 9.讓演員幹點甚麼 導演要記住這一條:讓演員在一場戲中總是有點動作——比如熨衣服、塗指甲油、修車——即使劇本中沒寫這些內容。這個動作應該是具體的、揭示角色的、補充對話或與對話完全相反的或揭示潛臺詞的。 10.便利或不便利的巧合 讓你的主角通過努力獲得勝利或導致勝利的資訊。不要利用偷聽或偶然地發現重要資訊這種便利的情節來幫助主人公解決他面臨的兩難選擇。如果你確實引入了一個偶然的巧合,那麼在巧合之後讓主人公面臨一個更艱難的困境,這樣觀眾才可以接受。 11.掛燈籠 在兩個小時內講清楚一個複雜的故事是很難的;這時使用情節巧飾有時是在所難免的。一種方法就是「掛燈籠」——讓電影中的某個角色提出觀眾看到此處時產生的疑問。當角色意識到這不可能時,觀眾很可能也會贊同。 12.高潮就是真相 影片中的高潮並不是那些最激烈的動作或陰謀被揭示的時刻;真正的高潮是主人公認識自己真正內心本質的時刻。 主人公之前被祕密、謊言、恥辱、恐懼等支撐的虛假自我會被完全剝除,一個完整的真實自我顯示出來。 一個英雄人物會面對真相並在真相中成長。而在悲劇中,主人公無力自我發展,最終導致一個悲劇的結局。 來源:編劇之門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悠遊字在》第二季

手“指”瓜落的神迹 / 習近平三個私生子/ 特朗普能带来和平!

【國家拐騙】 八千湘女騙上天山 共党是怎麼樣骗女人去新疆的?